走进博物馆,读懂一座城(文化中国行)
最近,走进北京的博物博物馆格外热闹。首届北京博物馆季从5月18日持续至10月8日。馆读国行端午假期,懂座围绕“文物告诉你 何以中国节”主题,城文51项展览和文化活动举办,化中观众在博物馆中感受传统节日的走进魅力。
北京市有备案博物馆和类博物馆近300家,博物2024年接待观众约1亿人次。馆读国行走进博物馆,懂座读懂一座城。城文在一座座可感、化中可探、走进可听的博物博物馆里,观众了解古都今昔,馆读国行触摸历史细节。
——编 者
可感:数字光影讲述北京通史
70万年人类史、1万年文化史、3000余年建城史、870年建都史……北京历史悠久,文脉绵长。如何向人们讲述北京的历史?利用数字技术,首都博物馆“中华文明的有力见证——北京通史陈列”(以下简称“通史陈列”)为观众开启跨越时空的沉浸式探索之旅。
地壳上升,海水退去,随着剧烈的板块运动,太行山山脉与燕山山脉抬升,北京永定河发源……一段“北京湾”自然地貌的形成过程,生动呈现在观众面前。“太震撼了,真实的视觉体验,比书本上的知识更鲜活。”北京市八一学校的一名学生说。
序厅中间,一个巨大的立体白模沙盘,随着光影变化,辽金元明时期的城址和五大水系的影像依次叠加,北京城市格局的演变清晰明了。环绕四周的立面投影,则通过呈现不同方位的地理环境,并交融城市天际线景观,构建起“俯瞰环视”的展示空间。
“这个展项模拟卫星视角,模拟数字水墨写意风格,营造出兼具科技感与历史感的氛围。”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通史陈列”多媒体展项设计负责人王之纲说,“以技术为媒介,可以将历史转化为可感知的叙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表达。”
步入元明清展厅,地面投影技术展示北京中轴线的平面格局变化,玻璃墙与透明LED屏叠加展示中轴线规划图,营造出沉浸式体验。
“依托充分的史料研究,创作团队基于高精度点云实景扫描、建筑复原图等搭建三维模型,让观众直观理解北京中轴线的形成。”首都博物馆展览部设计师钟梅介绍。
再现“北京人”一天的生活、复原西周时期燕国战车、体验辽代延芳淀春捺钵场景……循着中华文明的演进脉络,应用数字技术,历史细节变得可感可触。
可探:遗址之上探秘汉代文明
历经10余年改造,5月20日,北京大葆台遗址博物馆新馆向公众开放,推出常设展览“勃碣都会 幽燕华章——西汉广阳国历史文化展”,以及临时展览“汉风轪华——马王堆生活艺术特展”。
北京考古遗址博物馆馆长杨志国介绍,大葆台遗址于1974年6月发现,是距今2000多年前西汉广阳顷王刘建及其王后的墓葬,也是北京地区发现的规模最大、等级最高、保存最完整的汉代墓葬,2021年入选“百年百大考古发现”。1983年12月,在大葆台遗址上建成了国内首个汉代遗址类博物馆。
新馆建筑外观呈覆斗式造型,四面放坡,配合以夯土立面。考古发现的金代水井,被设计成外庭院景观。封土堆融入了绿化步道,形成独特的参观流线。
走进博物馆,穿过下沉式廊道,只见数个玻璃展柜内,一件件上世纪70年代的考古文献,带领观众回顾广阳王陵发现、发掘的过程。进入展厅,鎏金铜铺首、螭虎纹玉佩、玉舞人、象牙六博棋子等200余件出土文物,配合光影数字动画等,分为“北土汉邦”“长乐未央”“题凑礼藏”3个部分,勾勒出一幅汉代文明画卷。
展览最大看点当数蜚声海内外的“黄肠题凑”。“黄肠题凑”一词最初见于《汉书·霍光传》,描述的是西汉最高等级的墓葬制度。杨志国介绍,“黄肠”指黄色的柏木芯,“题凑”指将柏木截成长90厘米、直径10厘米,层层平铺、叠垒,木头端头都向内排列。广阳顷王刘建的长方形墓室由15880根黄色柏木垒成,极尽奢华。
“‘黄肠题凑’的发现,为西汉诸王葬制的研究提供了实物资料,也是考古学增强历史信度、活化历史场景的一个突出实例。”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原副所长、研究员白云翔说。
“博物馆将以此次开馆为新起点,持续发挥文化传播功能,打造北京地区汉代文明展示中心,推动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杨志国表示。
可听:京音乐里品古都韵味
北京东城禄米仓胡同内,北京文博交流馆,走进四进院落,红墙黛瓦,格外清幽。
上午10时,几名身着古代乐师服装的京音乐传承人缓缓出场。只见他们手持乐器,凝神演奏古老的曲牌《垂丝钓》。一时间,繁笙脆管,余音绕梁,观众静坐,沉浸在悠悠古乐中。
智化寺京音乐以管子、笛、笙等吹管乐器为主,辅以云锣、鼓等打击乐器,曲调古朴典雅,空灵悠扬。智化寺京音乐从宫廷传入民间,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被誉为中国古代音乐的“活化石”,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师父要求严格,一字一句地教唱,直至烂熟于心方可脱谱演奏。”智化寺京音乐第二十七代传承人胡庆学说。
如何让古乐被更多人了解,同时提升博物馆的吸引力?
思考带来实践。2004年,京音乐队成立。从那时起,除周一外,每天10时、15时,胡庆学和其他乐师坚持为观众展演并讲解,从最初观众寥寥到最多时一天3000多名观众。
“京音乐以曲牌为单位,单独演奏的称为只曲,更多曲牌串联在一起称为套曲。目前保留下来4部套曲,一部套曲由10多个曲牌组成,演奏时长近1个小时。”北京文博交流馆管理处王娅蕊说。馆内设有京音乐专题展览和互动屏,观众可欣赏音乐、体验云锣演奏。乐队还经常到学校、博物馆、文化馆等地交流展演,举办音乐文化节、校园课堂等活动。
链接
“青培计划”,与博物馆之城同行
“在古代,一年有七十二候,与十二月、二十四节气相加,合为108,因此钟鼓敲击共108响。”鼓楼二层展厅,北京市钟鼓楼文物保管所副所长张继普细致讲述,来自北京地区博物馆的23名青年科研人员听得认真。
与此同时,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彝伦堂,北京市文物局2025年度“青年人才培养计划”(以下简称“青培计划”)博物馆班第一课开讲。以“博物馆职业道德准则培训”为题,北京市大运河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东馆)筹备处副主任张杰为30余名学员讲授第一课。
“北京市文物局持续优化人才培养方式,通过实施‘领军工作室’‘精培计划’‘双培计划’‘青培计划’等,培养出一大批青年文博人才。”北京市文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其中“青培计划”已开展3年,培训青年人才257名。
“青培计划”分博物馆、文物保护、考古3个班级,开设《北京历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文物保护概述》《中国石窟寺考古》等一系列课程,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孙庆伟、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吕舟等专家主讲。
“青培计划”文物保护班学员、北京大钟寺古钟博物馆业务部副主任王申撰写的《明弥勒庵十方禅院铜钟考》,作为优秀成果被推荐到《北京文博文丛》发表。“只有不断提升研究能力,才能更好地做好历史文化遗产内涵的挖掘与阐释,讲好文物故事。”王申说。
(责任编辑:娱乐)
-
满地的废物、鳞次栉比的苍蝇、脏乱差的现场,可以说是触目惊心!4月9日,#咖啡制作黑作坊在旱厕旁堆积咖啡豆#等论题冲上热搜。不少爱喝咖啡的年轻人说:轻轻地碎了......。据央视新闻报道,不久前,一名顾 ...[详细]
-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张宣、姚双、彭斌、周群奥)书香漫卷、笑语盈天、枪声震耳、排球飞旋……在第76个五四青年节即将来临之际,湖北省襄北监狱以一场场热血与情怀交错的芳华盛宴,点着五四青年节的热情。 ...[详细]
-
跟着全国一致电力商场建造活跃推进,辅佐服务作为重要的买卖种类,亟需从国家层面一致标准、统筹推进。近来,国家展开变革委、国家动力局发布《电力辅佐服务商场根本规矩》以下简称《规矩》),引导更多电力辅佐服务 ...[详细]
-
乱七八糟、犬牙交错的各种线缆,好像一张张“蜘蛛网”,不只影响市容市貌,也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12月15日,从合肥市城管局得悉,在全市范围内掀起“空中缆线&rdquo ...[详细]
-
外交部发言人林剑掌管今日4月10日)举办的例行记者会。在答复有关中方发布赴美危险提示的问题时,林剑表明,这是由于美方对华一味地进行极限施压的蛮横霸凌行径,严峻恶化中美关系的社会基础和民意环境,严峻搅扰 ...[详细]
-
歼-20起飞、轰-6k起飞。装甲兵实弹射击、重机枪实弹射击。……。你有注意到它们的声响吗?快来听这些我国武士的专属BGM。“五一 ”国际劳动节。问候我国武士!来历:我国军网。 ...[详细]
-
日前,最高人民查看院发布2025年查看听证典型事例,共6件。查看揭露听证是人民查看院根据有关法令等规则,关于契合条件的案子,就现实确定、法令适用和案子处理等问题听取听证员和其他参加人定见的案子检查活动 ...[详细]
-
12月17日,蜀山区井岗镇在金大地东西街举行大溪地商圈“红领”党建品牌发布会。现场向6位红领联盟成员单位代表颁布了标牌,向爱传万家等6支红领自愿服务队授旗,向2020年度取得工 ...[详细]
-
河北省气候台今日11日)17时58分发布劲风赤色预警信号。经谈判研判,河北省气候灾祸防护指挥部决议于今日18时30分晋级严重气候灾祸劲风)应急呼应至Ⅱ级。河北省气候灾祸防护指挥部要求,各地各单位要高度 ...[详细]
-
美国海关和边境维护局当地时间5月1日证明,加拿大和墨西哥制作的轿车零部件归于《美加墨协议(USMCA)》的一部分,将免于25%的关税,该关税将于5月3日收效。(总台记者 张颖哲)。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