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 你的端午认知或许有误!“湖北省科普大使”揭秘端午草木国际

你的端午认知或许有误!“湖北省科普大使”揭秘端午草木国际

2025-07-19 09:58:26 [娱乐] 来源:幽影艺苑站

极目新闻通讯员 李亚茹 刘一儒。端大使端午

活动现场。午认误湖

古人以草木为前言,知或于适应地利的北省典礼里构建起共同的天然对话系统。5月24日下午,科普湖北省科普大使、揭秘《武汉植物笔记》作者刘从康做客武汉“名家论坛”,草木环绕《端阳草木深:五月初五的国际植物国际》,结合古籍与植物学常识,端大使端午为观众揭开端午风俗中草木国际的午认误湖奥秘面纱,带领听众探寻艾草、知或菖蒲之外的北省深邃植物国际。

端午节的科普植物风俗,凝聚着我国人与天然调和共生的揭秘才智。刘从康凭仗《礼记・月令》《史记・孟尝君列传》等古籍记载,草木分析端午“恶月”观念的成因。古人视五月为“阴阳争,死生分”的特别时期,而古人应对“恶月”的良策,关键在于对草木的运用。从秦汉时期“蓄兰沐浴”,到魏晋南北朝“采艾悬门祛毒”,再到唐宋粽子等节物流行,端午节的植物风俗不断充分与演进,显示古人的睿智及对天然的领会。

艾叶+菖蒲=端午植物“姐妹花”。

香蒲(刘从康绘)。

刘从康论述,从南北朝时期至今,人们于端午将艾草和菖蒲悬挂门楣随风轻摇,借以期驱邪避疫。艾草是菊科蒿属植物,包含艾、五月艾等品种,叶片反面密被白色绒毛,搓弄后香气浓郁,有驱虫、抗菌之效。菖蒲叶片细长如剑,被视为驱邪的利器,也叫蒲剑,归于菖蒲科菖蒲属植物。而易与菖蒲混杂的香蒲,姓名虽含“蒲”字,但叶子润滑,果穗像“腊肠”,是香蒲科香蒲属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

兰草≠兰花!古人沐浴用的香草终究是什么?

活动现场。

据刘从康介绍,古籍中的“兰”多指菊科泽兰属佩兰,而非现在常见的兰科兰花。例如,《郑风·溱洧》“方秉蕳兮”、《离骚》“纫秋兰认为佩”中的“兰”,均为香草,即如今的菊科泽兰属植物佩兰。佩兰是多年生草本,茎直立,绿色或红紫色,高达1米以上,分枝稀少,茎枝着生稀少短柔毛。其茎叶发出香气,古人常佩带于身,用于煮水沐浴,全草亦可入药,自古广泛人工培养。古人对“兰”的认知并无歧义,直至宋朝,部分今之兰科兰属地生兰花才被冠以“兰”名。

端午“主角”葵花是哪种葵?蜀葵≠冬葵。

冬葵(刘从康绘)。

“梅子黄时端午又,葵花红处故园非。”刘从康指出,端午节诗词中说到的葵花(锦葵科蜀葵属)多指蜀葵,以其美丽花朵为端午增色。而冬葵(锦葵科锦葵属)与饮食文化严密相关,曾是“百菜之主”。冬葵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是重要的蔬菜。

互动环节中,有读者发问:“武汉有哪些珍稀植物?”刘从康坦言,武汉本乡珍稀植物品种较少,但他着重:“维护生态与植物不该仅以稀缺性为衡量标准。不管常见或稀有,每一株草木都是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尊重天然、保护环境才是底子。”(本文图片由主办方供给)。

(责任编辑:焦点)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