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探索 > 楚剧《再别康桥》露脸武汉“戏码头”打造戏剧新浪潮

楚剧《再别康桥》露脸武汉“戏码头”打造戏剧新浪潮

2025-07-19 06:20:26 [时尚] 来源:幽影艺苑站

湖北日报讯(记者王理略、戏码头通讯员夏晨)4月25日下午,楚剧潮由武汉楚剧院倾力打造的再别楚剧《再别康桥》在公民剧院精彩扮演,作为2025武汉“戏码头”戏剧艺术展演“前锋周游”板块的康桥重磅剧目,以楚剧特有的露脸悠扬唱腔与诗意表达,再现了民国文人徐志摩与林徽因、武汉陆小曼、打造梁思成之间的戏剧新浪情感纠葛与抱负寻找。

扮演当天,戏码头观众沉浸于这场跨过时空的楚剧潮文学盛宴,掌声与喝彩声贯穿全场,再别为“戏码头”戏剧艺术展演再添浓墨重彩的康桥一笔。楚剧《再别康桥》依据同名小剧场歌剧改编而成,露脸以“文明基因重组”的武汉创造理念,创始性地构建起传统戏剧与现代审美的打造对话空间。经过青年艺人与青年观众的“双向奔赴”,以平行视角重构徐志摩经典诗作,不只完成了传统楚剧艺术本体的今世转化,更探究出戏剧传承传达的立体化途径。

该剧在坚持剧种音乐特征的一起,融入现代音乐剧的叙事节奏。诗、画、音乐三个元素天衣无缝,贯穿全剧。舞台美术选用“真假共生”的规划理念,与传统戏剧适意美学相映成趣,构成“诗化戏剧”的共同审美范式。青年艺人在传统身段中注入今世青年的情感表达,使徐志摩、林徽因等历史人物焕宣布芳华光荣,串联起徐志摩与林徽因的“康桥之恋”、与陆小曼的“沪上风云”及与梁思成的“修建之盟”。主创团队在保存原作文学内核的基础上,深度发掘楚剧艺术特质,以楚剧“迓腔”“悲腔”为中心,融入现代音乐元素,如徐志摩独唱阶段选用嘹亮激越的“西皮导板”,林徽因唱段则融入柔美悠扬的“四平调”,构成人物性格与情感张力的两层表达。打破传统戏剧的“一桌二椅”布景,运用多媒体技能构建“剑桥康桥”“十里洋场”等真假相生的舞台空间,以戏剧程式化动作演绎徐志摩的浪漫、陆小曼的背叛与林徽因的理性。

本次扮演由武汉楚剧院青年艺人团队领衔,“梅花奖”获得者余维刚(饰徐志摩)以“嘹亮中见厚意”的唱腔风格,将徐志摩的才思、对立与悲惨剧性展示得酣畅淋漓,赢得了满堂彩;优秀青年艺人杨琳(饰林徽因)以“清亮中透坚韧”的嗓音刻画理性与理性交错的才女形象,将林徽因对修建抱负的执着与对徐志摩的杂乱情感演绎得层次分明;优秀青年艺人邓雅倩(饰陆小曼)以“凶横中见柔情”的扮演风格,展示陆小曼从名媛到悲惨剧女人的命运沉浮。

据悉,2025武汉“戏码头”戏剧艺术展演期间,5月24日由武汉汉剧院带来的汉剧《回忆共叙诗中月》将在公民剧院扮演。

(责任编辑:综合)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