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尚 > 81万件快递满是“中奖”欺诈钓饵 武汉江岸警方破获特大欺诈案

81万件快递满是“中奖”欺诈钓饵 武汉江岸警方破获特大欺诈案

2025-07-19 15:00:11 [百科] 来源:幽影艺苑站

朱某寄出的中奖欺诈卡片。

端掉欺诈卡片打包发货窝点。快递

涉案嫌疑人被押回武汉 通讯员供图。满欺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吴昌华 通讯员 肖继如 陶晖。诈钓诈案

武汉张女士(化姓)收到一件快递包裹,饵武纸盒里只要一张卡片,汉江获特内容是大欺“扫码收取大礼包”。后来产生的中奖作业简直让人难以想象——张女士扫码之后,竟上圈套走52万元。快递

4月16日,满欺极目新闻记者从武汉市公安局江岸区分局了解到,诈钓诈案民警侦查发现,饵武给张女士快递卡片的汉江获特朱某等人,居然经过快递宣布了81万件“扫码收取大礼包”欺诈卡片。大欺办案民警从武汉追寻至江苏、中奖浙江等地,先后捕获7名违法嫌疑人。现在,该案仍在处理中。

据介绍,电诈分子大批量寄送欺诈卡片,起到了“垂钓”作用。与拨打欺诈电话比较,寄送欺诈卡片的违法本钱更低。这一意向正在引起全国公安机关亲近重视。民警提示广大群众,不要答理来历不明的“中奖”“优惠”“大礼包”等信息;除非必要,不要扫描任何二维码,更不要在扫码之后“做使命”。

1 收到一张卡片上圈套52万元。

“我上圈套了52万余元!”本年1月2日晚10时许,武汉市公安局江岸区分局后湖街派出所接到居民张女士报案。

民警刘牧野接待了张女士,问询作业经过。

张女士说,几天前的2024年12月26日,她收到一件快递包裹,拆开小纸盒,里边只要一张小卡片,内容显现:刮开掩盖膜收取编码,扫码联络客服即可收取“新春豪礼”。“一重礼”是价值1000多元的巨型零售大礼包,“二重礼”是洗衣液,“三重礼”是20元现金红包。

张女士刮开了掩盖膜看到了编码,扫了二维码,联络上“客服”。“客服”却说,需求完结指定使命,才干拿到大礼包,假如使命做得多,还有返利。

依据对方供给的链接,张女士下载安装了某APP,试着做了一单,没过多久,居然收到了外卖小哥送来的一只大果篮。“客服”告知她,果篮是她做使命的奖赏。

接下来,张女士依照要求完结了几回小额“刷单”的使命,每次都顺畅拿回了本金和返利,这让她逐步放下防范。“客服”诱惑她做一笔5000元的“使命”。张女士付款后,体系忽然显现“操作过错”,她匆忙与“客服”联络。

“客服”称,因为操作过错导致账户被冻住,要“冻结账户”,需求再做一单使命,购买一张4万元的购物卡。张女士急于“冻结账户”,依照对方要求购买4万元的购物卡,可是,对方又以新的理由要求张女士持续做使命。直到张女士当日付出金额到达上限,“客服”称还要做9万元的使命才干“冻结账户”。

张女士表明网银已达上限,无法付出,“客服”竟让她在网上下单找“跑腿”,把现金送到江岸区信合嘉园某处。张女士累计丢失了52万元,意识到上圈套,来到后湖街派出所报警。

“我其时真是昏了头,心里总想着下一次就能冻结账户把钱拿回来,成果越陷越深。”张女士悔恨地说。

2 跨过3省追寻捕获7名嫌疑人。

了解案情后,武汉市公安局江岸区分局刑侦大队联合后湖街派出所,连夜建立专案组展开侦查。民警们兵分多路,一队民警前往“客服”指定躲藏赃物的信合嘉园现场。可是,该处坐落视频监控盲区,没有发现有用头绪。

刑侦大队青年民警徐文豪告知记者,另一路民警检查张女士收到的快递单,发现寄件地址坐落姑苏市虎丘区某快递站。3月11日,民警徐文豪等人赶赴姑苏市。

查找寄件人的作业非常困难。民警介绍,寄件人的身份躲藏极深:其名字是假的,手机号是虚拟号,发货地址居然是某某路和某某路路口。与快递站联络的微信号,也是盗用别人身份处理的,该微信号主人远在外地,从未到过姑苏。

前方,民警再接再励展开造访;后方,分局相关部分全力帮忙,供给支撑。当晚,民警查明寄件人的真实身份为朱某,随后把握其住处以及发货的快递包装作坊。

3月13日清晨6时许,19名民警辅警分红3个小组,在朱某的住处、快递包装作坊等部位蹲守布控。6小时后,朱某等4人来到快递包装作坊“上班”,民警当即将其操控,对作坊进行搜寻,搜出很多没有宣布的欺诈卡片。据其告知,民警连续作战,捕获担任物流运送的霍某等2人。

3月13日,民警将6名嫌疑人押回武汉。“出差的这3天时刻,每个人睡觉时刻一共不到10小时。”后湖街派出所民警刘牧野告知记者,这3天,他们简直每天24小时连续作战,困了就用矿泉水洗把脸,真实撑不住了,闭目歇息一会持续作业。将嫌疑人押回武汉的途中,因为车票严重,民警辅警有的没有座位,始终保持高度戒备,直到将6名嫌疑人送进看守所。“尽管很累,可是能将嫌疑人依法从事,为社会铲除毒瘤,咱们就充满了力气。”后湖街派出所副所长王凯说。

经审问,朱某告知,寄递卡片的事务来自盛某,其时,盛某在杭州。

3月15日清晨,江岸区公安分局刑侦大队与球场街派出所安排警力赶到杭州。可是,盛某现已感觉不妙,驾驭一辆保时捷逃往衢州。民警再接再励地追至衢州,当晚,在衢州一处公园路旁边发现了盛某的保时捷轿车。经过蹲守,盛某走出火锅店前来取车时,民警将其捕获。

至此,盛某、朱某团伙7名嫌疑人悉数被捕。

3 寄出81万件欺诈卡片。

民警徐文豪告知记者,朱某是江苏姑苏人,盛某是浙江衢州人,两人的文化程度都是高中。之前,两人在姑苏做手机生意时相识。2023年,盛某联络上境外电诈团伙,接受发送卡片的“生意”。朱某入伙后,成为其下线。

依照境外指令,朱某等人联络印刷厂担任制作了小卡片,在某电商渠道开了网店,与快递公司签了批量寄递事务,还招募了工人,专门从事打包发货。依据境外供给的收件人地址和电话号码,朱某等人经过网店发货(寄出装有欺诈卡片的小纸盒),一般每天发送数千、上万个包裹,最高一天居然发了5万个。

据查,1年多时刻,朱某等人累计发送装有欺诈卡片的包裹达81万件,每件获利0.5元,不合法获利累计达40万余元。

现在,盛某、朱某等7名违法嫌疑人已被武汉市公安局江岸区分局依法刑事拘留,案子正在进一步深化侦查中。

办案民警介绍,跟着公安机关对电话卡的办理越来越严厉、对欺诈电话的预警阻拦力度越来越大,一张电话卡用于欺诈,在很短的时刻内就会被封号或被归入黑名单;一起,电诈分子从头取得电话卡的“本钱”也越来越高。寄递欺诈卡片,能够起到相似的广泛撒网“捕捉”受害人的作用,“获客本钱”却比电话卡低得多。卡片的印刷费非常低价,批量签约的快递费也很低。据查,朱某和快递公司签约的快递费为每单2.1元,每单能够赚0.5元。现在,这一意向正在引起公安机关亲近重视,正在着手对相关职业展开有针对性的管理。

办案民警提示广大群众,不要答理来历不明的“中奖”“优惠”“大礼包”等小广告;除非必要,不要扫描任何二维码,更不要在扫码之后“做使命”。假如发现可疑“小广告”,请向公安机关告发。

(责任编辑:百科)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